首页

女王视频免费专区

时间:2025-05-25 18:36:07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23489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当今世界需要的不是以民主的名义制造分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教育问题作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把教育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规划出台……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陆续发布,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搭建起来。

匈塞铁路贝诺段运营两周年 发送旅客超683万人次

报道指出,由于李在明是现任国会议员,任内享有未经国会同意不受拘留的特权。只有国会通过拘留同意案,法院才能进行决定是否批捕的逮捕必要性审查。

建设银行首单500亿元TLAC债券成功发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台湾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还是大陆各地的多元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琪说,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此次夏令营中,学习到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领悟到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历史真相再现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浙江东极首映

杭州亚运会男篮半决赛,随着张镇麟最后一攻漂移中投偏出,比分最终定格在76:77。面对菲律宾二队,几乎领先了整场比赛的中国男篮,最后时刻遭遇逆转。

山西人才改革“成绩单”:新增技能人才21.3万人

公司创始人李字雷告诉记者,春节原计划放假,线上销售暂停,没想到每天到店里选购马面裙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我们安排了部分工人轮流值班,一个春节假期下来,平均日销量400件左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